搜索

京东图书的逆袭:从“三年零毛利”到品类杀手(二)

发表于 2025-04-05 01:52:24 来源:今日要闻网

图书几乎没有什么利润可言,为什么所有电商都趋之若鹜?亚马逊的成功秘密是“飞轮效应”,中国的电商们形成自己的闭环和良性循环了吗?亚马逊原中国副总裁石涛跳槽京东图书电商,也带去了五个飞轮效应,至三年零利率逆转。

第77期

图书电商的第二个飞轮齿轮:能搞定供应链

2010年晚秋,北京城已经刮起西北风,路上的行人都裹紧了外衣。在位于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(下称外研社)大厦内,只用了大约一个小时,石涛就与对方谈妥了合作协议,京东图书成为外研社的唯一一家合作电商。

“合作能够成功,跟石涛的亲自出面很有关系,”当时参与了这场谈判的寇营[说,“他对中国图书电商足够了解,并且能够站在出版社的角度换位思考,这让我们无法拒绝。”

为了拿下足够的图书供应商,石涛亲自出面跟外研社等几家大的出版机构谈判。在图书出版和图书电商行业浸淫了多年之后,他不仅跟对方描绘图书电商的未来蓝图,还能以昔日出版人的视角谈论如何让出版社拥抱互联网,这让出版社们心生好感,构成了寇营所说的“无法拒绝”的局面。

彼时京东图书的采购负责人是石涛在亚马逊中国的下属,他认为石涛在出版行业的经验和口碑成为促成合作的关键因素。他每次带队亲自拜访各个大型出版社,向对方阐述京东做电商的理念和未来图书电商的蓝图 。值得一提的是,石涛能够考虑到出版社与当当网、亚马逊中国的合作关系,从对方的角度来主动提出一些让步。

“我是个喜欢面对挑战的人。”在石涛看来,这样的困境不算什么,几个小策略足以搞定。因为相对于亚马逊中国和当当,后来者大多是全品类电商,背靠大平台自然有更雄厚的资金支持,而在在生产商与渠道的合作关系中,打动对方的最关键的无非是销量与账期。

石涛对出版业并不陌生。1991年石涛硕士毕业于俄亥俄大学哲学专业后,先到纽约的出版社工作了一年,这奠定了他对出版行业的某种难以割舍的情怀。1996年 回国时,他却到了中央电视台,给《实话实说》、《万家灯火》两个栏目做了策划,而后又跑去当时热门的咨询行业做了一年。直到1998年,石涛才和朋友一起成立了正源图书,正式成为一名出版人。

七年时间,石涛做出了很多既有口碑又能卖座的图书——《格调》、《晃晃悠悠》、《支离破碎》、《乌合之众》、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》等。2006年,石涛进军图书电商领域,成为亚马逊中国的副总裁,主管图书品类。

寇营也认可这一说法 ,“其实出版社看的不仅是你说的话是否靠谱,更重要的是看你做事是否靠谱。石涛是外研社与亚马逊中国合作时经常接触的高管,他在亚马逊做事就很有口碑,这让我们能够相信他做京东图书也靠谱。”

更无法拒绝的是石涛开出了现款结算这个条件。“零售领域没有现款结算的,一般都会超出账面一个月以外,这个条件太厉害了。”当时在外研社负责电商渠道图书发行的寇营对我说。

苦于渠道商拖欠货款的出版机构,在看到京东提出的这个条件后,即便开始时态度强势,也大多会选择和京东合作。简单来说,在京东图书上线前,全国前20名的出版社成为其供应商。

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是中国互联网化进程正在加速。在传统企业纷纷拥抱互联网的同时,图书出版行业也不愿坐以待毙,一部分出版机构开始自行探索互联网化。

电子工业出版社也是从京东图书上线第一天就开始合作,其副社长兼总编辑刘九如说,从2010年开始,电子工业出版社就在摸索与互联网的结合之道,“当时我们不管做什么,都会把互联网因素考虑进来,图书电商更是很早就在当当和亚马逊上做”。于是京东图书在找到电子工业出版社谈合作时,毫不费力就把它纳入了自己的供应商体系。

而且,在合作之前电子工业出版社做了一次分析评估,认定自己读者的定位以时尚、热爱科技的年轻人为主,“这与京东在3C领域的用户定位基本契合,”刘九如说,“我们认定京东是一个在中国市场很有影响力的电商平台,它的用户群体很大,市场开拓能力很强。”

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对于出版社是个好消息。在2010年之前,出版社只能在当当和亚马逊中二选一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出版业人士告诉记者,2009年开始当当网推出了“超级供应商战略”,即让当当成为出版社们的唯一电商渠道,也就是不再与亚马逊中国合作。为此当当网开出的条件是,如果某家出版社2009年在当当网的销量是30万册,在亚马逊中国的销量是18万册,那么当当网承诺2010年将该出版社在当当销量推到48万册以上。

处于强势地位的当当网,以超级供应商战略拿下了众多的小出版社。在图书出版市场达到前十名的出版机构,则不愿意为了当当放弃亚马逊中国等平台,拒绝了这个渠道诱惑。

新的图书电商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。因为大的出版社对其销售能力不够信任,小的出版机构囿于和当当的超级供应商战略,想合作而不能自已。

下一页:图书电商的第三个飞轮齿轮:你必须掌握账期和现货率>>>

本文来源:教育频道综合

责任编辑:

王晓易_NE0011

1

2

3

4

随机为您推荐
版权声明: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京东图书的逆袭:从“三年零毛利”到品类杀手(二),今日要闻网   sitemap

回顶部